1741高票通过!李在明的做法果然强硬,将韩国检察厅一锅端
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4:27    点击次数:162

韩国国会9月26日的那场全体会议,气氛很微妙。

180名议员坐在台下,按下表决器的那一刻,78年的政治怪兽被宣布死刑。174票赞成,1票反对,5票弃权。国民力量党干脆没来,执政的共同民主党顺利拿下这一票局。

韩国检察厅将在2026年9月彻底被废除

。这意味着从建国就盘踞在韩国政治舞台上的、权力堪比总统的检察系统,被连根拔掉。李在明用一个立法瞬间,重写了韩国的权力地图。

这事一出来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:他是真敢动。

尹锡悦当年当总统,也搬过总统办公室,想象着能躲开“青瓦台魔咒”,结果照样没能安然无恙。李在明现在是直接把魔咒背后的“工具人”,检察厅,拆掉。

如果按韩国法律,废了检察厅,就要新设两个机构。一个是公诉厅,隶属法务部长官;另一个是重大犯罪调查厅,归行政安全部长官管。侦查和起诉彻底分家,一年过渡期。这不是一般的机构调整,而是掀掉了韩国政治史上一块最硬的盖子。

韩国检察总长的地位一直是个怪现象,权力甚至压得法务部长抬不起头,能在政治上和国务总理平起平坐。不同于别国的检察系统,韩国检察官的权力集中到近乎全能的地步。内有一句话很形象:

展开剩余66%

“政权是有限的,检察机关的力量是无限的”

什么叫无限?从1948年韩国建国那天算起,检察官就握着独占起诉权,可以从案件的侦查到量刑意见全程插手。警察、海关、税务这些调查部门动一下,都得看检察官脸色。没有检察官点头,案子动不了,停不了。警察只是检察官的执行队,连总统的住所他们也能直接搜查。

这种制度,到了调查总统的时候,威力就体现得淋漓尽致。青瓦台魔咒的每一次发作,背后总有检察厅的影子。

翻韩国总统的历史,简直像一本血淋淋的权力教科书。12任领导人里,3个遇刺,1个流亡海外,3个被判刑,2个自杀,其余不是锒铛入狱就是名声扫地。李承晚被赶到美国,客死他乡,这只是开篇。不少韩国人调侃,当总统还不如进三星流水线,起码能保命。

民调也残酷,超过九成人觉得总统是“高危职业”。有些人甚至把青瓦台的风水怪罪到魔咒头上。可尹锡悦换了办公地点,搬到龙山区国防部大楼,也没能逃掉。

李在明比谁都明白这套游戏规则,因为他本人也在棋盘里。选举违规的案子没完,贪腐和权力滥用的指控还在,长子非法赌博的新闻更是让他家丑不断上热搜。只要一退位,检察官分分钟能对他翻箱倒柜。这样的人,不可能等别人来动刀。

所以,外界看他是改革,李在明自己心里清楚,这更是一道防火墙。把检察厅拆成两个机构,削掉权力的集中度,就是阻止未来有人拿司法当政治武器直接戳向他。

不过,韩国政坛的老毛病不是换个机构就能治的。检察官系统和右翼力量的反扑几乎是必然,国民力量党已公开指责李在明操之过急,还暗示动机不单纯。

检察厅废掉,并不等于青瓦台魔咒结束。总统位子依然是个风暴眼,韩国的政治斗争还是会用司法手段互相清算。唯一的变化是,清算的路径会变,工具会更新,但目标依然是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。

过去几十年,这块检察权力高地一直像是一把悬在总统头上的刀。滥用职权、破坏中立的指控年年都有。大案要案背后藏着检察官的笔墨,不管是暗杀前的调查,还是入狱后的起诉。这套体系的设计,就决定了它在政治搏杀中永远是核心角色。

李在明的动作,是把刀握在自己手里,起码在任期内锁进保险柜。但他也知道,这场局不是立法当天就能定输赢的。2026年检察厅真消失的时候,韩国政治的牌局才会重新洗一次。

只是,到那时,他还能不能坐在台上看着这洗牌,就不好说了。

秋季图文激励计划

发布于:天津市